![]() 2013蛇年太歲 徐舜 |
2013蛇年化太歲符 |
年 神 太 歲 撰文‧方海閱 太歲神,本為道教的星辰尊稱,簡稱為「太歲」,或稱為「歲神」、「歲君」、「大將軍」等,也就是年神,是諸神之中最有權力的年神,統攝眾神,有「年中天子」之稱。太歲神計有六十位,每一位太歲都有祂的姓名,順序值年,周而復始,循環不息,從甲子年的金赤大將軍至癸亥年的虞程大將軍,依六十甲子輪流掌管人間一年的禍福,故又稱「值年使者」,或「值年太歲」。 古書云:「太歲如君,為眾神之首,眾煞之主,有如君臨天下,不可冒犯--。」由於太歲神位高權重,人人對他都非常敬畏,惟恐觸怒了他而對自己不利。為了避免得罪太歲神,因此在沖犯太歲之年,都必須在新年開春期間拜祭太歲神,以祈求新一年平安順利,逢凶化吉。古云︰「逢太歲之年,無喜恐有禍!」無論生肖是犯「刑」、「冲」、「破」 、「害」者,皆受到流年太歲的影響,可能會有官非糾纏、仕途阻滯、投資失利、情緒波動、人事不和及感情離合等影響,嚴重者或會有意外血光之災等情況出現;又如犯「冲」、「刑」太歲者該年不宜興工動土,否則招至災殃。 「刑」:有刑律、刑傷之意;抵觸相刑,亦稱伏吟。 「冲」:有冲擊、對抗之意;交戰相冲,亦稱反吟、歲破。 「破」:有損壞、破裂之意。 「害」:有不和、不合之意。 太歲符的作用 新年期間,有很多在該年犯太歲的善信都往廟宇求取太歲符,希望憑太歲符的靈力化解太歲的凶力。但要注意,產生靈力的太歲符須由有道行的法師,一邊口唸密咒,一邊用朱砂寫在黃紙上。寫符的時候要心無雜念,凝神貫注,心神合一,方能寫出真正的靈驗神符,因此印刷出來的太歲符是沒有靈力可言,而且由不同的法師寫出來的太歲符,其功效都有所不同。 符的起源 符,是道法中的基本工具之一,相傳上古時代有位軒轅黃帝,其時與敵人蚩尤打仗而勝負未定,晚上時夢見天神九天玄女,獲祂傳授神仙符籙法訣,醒後憑着此法來差遣神兵神將,大敗蚩尤一族,成為諸土的最高領袖。此後,符就開始興行且流傳到坊間,至今符的文化已有數千年之歷史。 符的類別用途 符,是人與神溝通的橋樑之憑證,「符者,合也,信也,以我之神,合彼之神,以作彼應,此感而彼靈」;法師借助神明的符力替善信趨吉避凶,消災解難。 符的種類很多和用途廣泛。大致有開運符、催財符、太歲符、鎮宅符、護身符、人緣和合符、驅邪治病符等等。使用方法可以用來焚燒、貼在家裏、藏在指定的地方、帶在身上、將符焚毀後開水用來洗面或飲食等。靈符更可以配合風水方位使用,牡丹綠葉,相得益彰。 太歲典故---太歲頭上動土 俗語:「在太歲頭上動土!」從秦漢時起,古人認為太歲所在的方向為凶方,不可以向太歲,所謂「可背不可向」,而且在太歲方不可興工動土,否則就算是「在太歲頭上動土」,若犯了這個禁忌的人,就會招來災禍或交上惡運。《月令廣義‧歲令》:「太歲者,主宰一歲之尊神。太歲所在之方不宜興工動土,否則必有災禍。」《清稗‧類鈔》:「俗以太歲所到之方,與所食之地,依地支十二字,每年移換,凡於所到之地,興工動土,則所食之地必有死者。如太歲方在子(北方),歲食在酉(西),子地(北方)興工,則在酉(西方)之家,必遭其殃。」 太歲是木星 《續文獻通考‧郊社八》:「太歲者,十二辰之神。木星一歲行一次,歷十二辰而一周天,若步然也。自子至已為陽,自午至亥為陰,所謂太歲十二神也。」 可見太歲與今日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的木星(即是歲星)運行很有關係。木星繞日旋轉比地球大約慢十二倍,大致十二年才能繞日一周。古玄學家將周天等分為十二段,叫十二次,歲星(即是木星)大約每年行一次。 從地球上觀察,歲星運行的方向與周天恒星運行的方向是相反的,古人為了紀時方便,就設想有個「太歲」與「木星」相向運動。十二次按干支的十二地支分為十二辰,太歲每年進入一辰,用作紀年,編成了「太歲紀年法」。 太歲已被列入國家祀典 元、明朝代,「太歲」已被列入國家祀典,如「元咸宗至二十一年即位,五月祭太歲於司天臺」;「明太祖洪武二年議建太歲壇壝」;「明嘉靖八年、令以每歲孟春及歲暮特祀太歲、月將之神,與享太廟同日。」與太歲同受祭享的有「月將」,即按十二地支分管每年十二個月之神將。《月令廣義》記十二月將: 「亥名登明正月將,戌名河魁二月將, 太歲之神 古代的紀年方法,是天干地支法。用十天干「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」與十二地支「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」,循環相配,由甲子起至癸亥止,共得六十,六十年為一周,稱為「六十甲子」。六十甲子為道教中的「值年太歲」,各有其姓名及造型。 道教有「本命年」、「本命日」等的理論說法。凡本人的出生在六十甲子干支之年,叫本命年。例如:「某人出生於甲申年,那就甲申即是其本命年。」凡本人的出生日在六十甲子干支日,叫本命日。例如:「某人出生於甲申年乙亥日,那就他的本命年是甲申,本命日是乙亥。」 相傳,若該年犯了本命年或犯本命日的人,會有無妄之災和逆困的事情發生,故大多到廟觀神壇向本命的星辰祈福消災。 《封神演義》載,「太歲」本是商朝紂王之長子名殷郊,拜玉虛宮仙真廣成子為師,殷郊能變化成三頭六臂,法寶有翻天印、落魂鐘、雌雄劍,因伐周而陣亡,被周朝姜子牙追封為值年歲君太歲之神,坐守周年,管當年之休咎;而封楊任為甲子太歲之神,率領部下循周天列宿度數,察人間過往愆尤 。 太歲部下眾神名諱: 日游神溫良 夜游神喬坤 增福神韓毒龍 所謂值年、值月、值日、值時,亦即是道教所奉的「四值功曹」。在神界之中功曹是官吏的名稱,是專管記錄功勞簿(司功)、匯報、傳送及護法等職能,道士法師施法請神時都會請到四值功曹降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