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 午 節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撰文 ‧ 方海閱


   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,又稱端陽節,剛好是初夏,天氣愈來愈炎熱,多病菌蚊蟲易生疾病,為保平安,民間便興起各式各樣祛瘟驅疫的方法,如掛艾葉菖蒲,賽龍舟,吃粽子,飲雄黃酒等。

點解叫「端午」?

    「端」的意思和「初」相同,稱「端五」也就如稱「初五」;端五的「五」字又與「午」相通,按地支順序推算,五月正是「午」月。又因午時為「陽辰」,所以端五也叫「端陽」。

端午節民間的習俗來源:
1. 吃粽子︰是因屈原投江,民眾怕屈原的屍體被魚、蝦吃掉,所以用竹筒裝好米食投入江中,後來演變成用竹籜、竹葉包好投入江裡餵魚、蝦。

2. 賽龍舟︰因為屈原投江,民眾為了救屈原而競相划船。現時已成為一種表現團隊精神的活動。

3. 喝雄黃︰因端午節後各種蟲類,開始活躍起來,瘟疫漸多,雄黃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;在《白蛇傳》的故事中,白蛇精喝了雄黃酒之後,現出蛇形,所以民眾則起而彷效,希望收到驅邪僻蟲的功效。

4. 掛艾草、菖蒲、榕枝︰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、菖蒲(蒲劍)或榕枝都有其原因。艾草代表招百福,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,插在門口,可保身體健康。菖蒲葉片呈劍型,插在門口可以避邪。榕枝亦是希望可保家人身體健康。 

5. 懸鍾馗像︰因為民間傳說鍾馗像有辟鬼的能力,所以家家戶戶都貼出鍾馗像來除邪。

游龍舟水洗去霉氣

    因為端午節是陽氣極盛的日子,若在當天游水,既可消暑,又能洗去霉氣,帶來好運。但要注意,若當日照鏡時發覺額頭有晦氣(灰黑色之氣)呈現,代表可能遇上水險,不宜游泳。


游龍舟水催桃花


游龍舟水洗霉氣


首頁 返回 >>傳媒專訪 >傳媒影片 >急救愛情 >催財改運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>運程預測 >玄幻靈異 >傳統習俗 >個案傳真